执掌中国篮协七年的姚明,于近期卸任主席职务。这一消息在10月31日下午由中国篮协正式宣布,经过篮协会员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审议,姚明已请辞,新一任中国篮协主席由郭振明担任。
回望姚明在篮协的七年,最为人熟知的时刻莫过于2019年男篮世界杯。当时中国男篮在家门口失利,未能进入奥运会,这是自1984年以来的首次。面对媒体询问谁来承担失败责任时,姚明义正词严地回答:“我!”这一刻的他,胡子拉渣、面容憔悴,虽躬身入局却事与愿违,显现出有心无力的困境。
姚明自2017年当选为中国篮协主席以来,一直备受期待。他当时只有37岁,离开NBA舞台仅五年多时间。体制内外对姚明的期待很高,认为他能够引领中国篮球进入新的时代。他确实在任期内提出了许多关于国家队、联赛职业化、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构想和改革。
然而,改革的道路并不平坦。姚明上任后,面对的不仅仅是联赛的现状,更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篮球体系。包括国家队的成绩、俱乐部管理、青训选拔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问题。虽然姚明尝试通过选秀大会、增加CBA常规赛场次、调整外援政策等方式来提升CBA的职业化水平,但国家队成绩的下滑却成为了他任期内最为棘手的问题。
在姚明的任期内,中国男篮连续两次错失奥运会参赛资格,女篮成绩也出现下滑趋势。此外,CBA联赛中也出现了许多让人无力感十足的糟糕事。江湖的惯性力量、利益关系、传统思维方式等诸多方面的问题都让姚明感到困扰。尽管他努力想要改变,但上下左右都充满了人的复杂关系和力量。
面对种种困难和质疑,姚明的态度是积极而又充满挑战的。他始终坚信自己可以为中国篮球做出贡献,并愿意承担起责任。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工作的压力逐渐增大,姚明逐渐显露出疲惫之态。在面对媒体和公众时,他的气质已经不再那么意气风发。
今年以来,姚明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愈加明显。从疫情影响、商业化进展的倒退到国内外各种因素的交织,都让他在这个位置上倍感艰难。而当吴小莉在节目中直接指出中国男篮近些年的萎靡不振是他在篮协主席任上的最大硬伤时,姚明的回答也流露出了一丝无奈和灰心丧气之感。
尽管如此,姚明的下课并不意味着中国篮球的未来没有希望。新的主席郭振明或许会带来新的想法和策略来改变当前局面。毕竟中国篮球乃至整个体育界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努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从长远来看无论是姚明还是新的主席都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真正地推动中国篮球的发展上而不是过分纠结于眼前的成败得失。